中国跨栏小将积累经验力争更进一步
“现在谁是中国田径的巨星?”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混采区里,一位美联社记者和中国记者等运动员时闲聊起来问道。他对中国记者表示,自己记忆中的中国田径巨星还是刘翔。
时间回到2011年大邱世锦赛,刘翔、江帆、史冬鹏曾一同参加男子110米栏比赛。此后,中国该项目长期靠谢文骏一个人支撑。谢文骏连续参加了2015、2017、2019、2022四届世锦赛,还在2019年多哈世锦赛打入决赛拿到第五名,创下刘翔之后中国选手在该项目的世锦赛最佳战绩。但独自作战的谢文骏最终没能更进一步。2023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,小将朱胜龙单独参赛,止步预赛,最终排在小组第七。
2025年9月15日晚,中国男子跨栏项目迎来重要进展——陈圆将、徐卓一、刘俊茜三位选手全部闯入世锦赛半决赛。这是自2011年大邱世锦赛后,中国男子110米栏时隔14年再次实现三人晋级世锦赛半决赛。
这三位参加东京世锦赛的中国小将,均凭借稳定发挥达到世锦赛参赛标准(13秒27),说明中国男子110米栏整体实力明显提升。徐卓一在今年5月的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大阪站上,以13秒23的成绩赢得冠军,直接达标。刘俊茜在4月的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跑出13秒24的个人最佳成绩,获得铜牌,也成功达标。最年轻的陈圆将在8月的全国锦标赛上跑出13秒18的优异成绩,用实力锁定了世锦赛门票。
东京世锦赛前,教练孙海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刘翔时代,他是领头跑的人,第二梯队和刘翔的水平差距比较明显。这几年直道跨栏项目的进步幅度很大,不是个别提升,而是整体性的。到洛杉矶奥运会时,直道跨栏应该会有好成绩。”
中国男子110米栏能取得这样的进步,主要得益于训练理念和训练手段的改变。中国教练团队借鉴了国际高水平选手和教练的经验,在训练理念上做出调整,跨栏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明显提升,这才推动了整个项目的发展。孙海平坦言:“训练没有固定模式,从直道跨栏教练的整体思路到具体训练方法的变化来看,我们对跨栏项目特点的把握越来越深入。”
东京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中,中国三位小将虽然没能跑出最佳状态,未能晋级决赛,但在这次顶级赛事里都收获满满。起跑是短板的陈圆将总结道:“这次世锦赛给了我很多宝贵经验,在顶级赛事里完成了两次比赛,达到了自己的目标。虽然成绩没达到预期,但两次都顺利跑下来了。过程中学到了很多,观察了多位顶尖选手的训练和热身环节,受益匪浅。”
三位选手中,徐卓一和刘俊茜参加过巴黎奥运会(注:原文可能存在时间表述差异),但都首次参加世锦赛,没能顶住高水平选手的压力也在情理之中。孙海平曾指出,运动员在国际大赛的历练次数不够,在比赛中很难充分发挥实力。“只参加过一次大赛不能说明问题,需要有连续比五六场的能力,还要充分了解对手。这些不是一两次训练就能练出来的,多和世界顶尖选手交锋,慢慢会适应大赛节奏。”他希望年轻选手今后能多通过国际大赛积累经验,随着信心增强,未来能在国际赛场取得更好成绩。
来源:中国体育报